湖南省宁乡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平台
Service platform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n Ningxiang City, Hunan Province
养殖前景
营业价值
品种利用
生产性能
品种特征
价格指数
花猪系列产品 Featured products
查看更多
行业动态 Industry trends
查看更多
喜讯 流沙河牧业荣获第五届中国好种猪 年度优秀地方猪奖
6月15日,由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办,华南农业大学,省养猪行业协会,浙江美保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好种猪健康育种创新大会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
开拓市场增效益,创新管理提效能,流沙河牧业2023年年终总结及表彰会圆满举行
白驹过隙,似水流年,暮去朝来,岁月不居。2024年2月3日,流沙河牧业2023年度总结及表彰大会在公司总部隆重举行。
热烈庆祝流沙河牧业跻身国家核心育种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指出,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是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重要战略,分批筛选出10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提高中国种猪自给率,确保生猪生产平稳发展所需的种源基础。
宁乡市人民政府与盒马(中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宁乡花猪盒马村标准化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近年来,宁乡以“一县一特”为引领,全力培育宁乡花猪品牌,围绕“百亿产业、富民产业、品牌产业”发展定位,让宁乡花猪成为一张走出去的闪亮名片。5月15日,宁乡花猪再次迎来“破圈”——宁乡市人民政府与盒马(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宁乡花猪盒马村标准化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生产企业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疫情防控 Epidemic information
1、关于加强雨季汛期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雨季汛期,动物疫病易发多发。为切实做好我省雨季汛期的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据报道,非洲猪瘟病毒在水中耐受度更高,感染能力强,通过水传播速率比人员、机械传播高5000-10000倍,极易通过雨水传播。我省水网密集,雨季时间长,非洲猪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随着雨水传播风险大,稍有松懈即可能导致疫情发生和流行。各地务必提高雨季汛期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的敏感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坚决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统筹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仔猪腹泻、伪狂犬病、猪丹毒等常见雨季多发疫病及猪链球菌病、乙脑、炭疽、血吸虫病、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二、完善防汛防水设施。各地要指导养殖场户开展生产检查,对砖木、土木结构等承重能力差的畜禽舍进行加固和维修,防止倒塌造成损失。对畜禽栏舍、围墙、粪污处理场及水管电线等设施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与更新,做到不漏电、不漏雨、不积水。硬化养殖场内,尤其是猪场销售区等高风险区域地面,要彻底做到雨污分流。加强畜禽饮用水管理,鼓励规模猪场使用深井水和自来水,避免使用受污染的地表水和浅井水。加高井口高度并加盖,加强井内套管管理,防止雨水倒灌造成污染井水。常态化开展养殖场排水系统检查,发现堵塞,及时疏通。必要时,可挖隔离防疫沟,加深、加宽排水沟,加高场外挡水设施,防止场内积水,防止场外污水进入场内。三、严格清洗消毒。压实养殖企业的防疫主体责任意识,督促规模猪场等畜禽养殖场完善清洗消毒设施,建立健全清洗消毒工作制度,落实清洗消毒措施。所有进入猪场等畜禽养殖场的车辆,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有条件的养殖场要对进入车辆进行烘干。入场消毒池是露天的,应搭建遮雨棚,保证有效的消毒浓度。雨后及时对场外相关环境和道路进行消毒,对场内环境和道路进行排水、清扫和消毒,增加畜禽饮水消毒措施。除按常规消毒外,还应根据动物疾病的流行情况增加消毒次数和消毒药使用浓度,选择合适消毒药品。四、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严格规范畜禽调运监管,严厉打击生猪等畜禽违规调运行为,防止违规调运引发疫情。指导养殖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人员和物品流动频率,尽量不出场、不进场,减少与外界车辆、人员、物品接触,降低病毒传入畜禽养殖场的风险。减少雨天场区内生产操作,避免人员串舍和用具交叉。畜禽引种,必须符合引种检疫、隔离观察、落地监管、生猪“点对点”调运、指定通道等管理规定,引种运输车辆应适当密封。加大养殖场外围巡查,对雨水腐蚀和损坏的墙体及时修复,防止鼠、蛇进入。五、强化疫情监测排查。加大雨季监测排查频率,切实落实非洲猪瘟入场监测和畜禽流行病学监测排查计划。尤其是雨后,应立即组织对规模猪场、畜禽养殖场及周边环境进行非洲猪瘟、猪蓝耳病等疫情监测,发现监测阳性,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不留隐患。督导规模猪场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增大自检频率,加强猪群临床巡查,及时发现和淘汰异常猪只,快速排除疫情隐患。无论是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监测排查,还是规模养殖场自查,一旦发现监测阳性和重大动物疫情,均应按程序立即报告,果断处置,防止疫情扩散。各地应加强畜禽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确保达到群体免疫效果,及时淘汰不健康畜禽,提升畜禽群体免疫力和健康水平。应根据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做好统筹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病毒性疫病的疫苗免疫。六、加强畜禽饲养管理。成立技术服务团队,指导养殖企业创造良好饲养环境,科学设置饲养密度,保持圈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卫生环境,提高畜禽舒适度,减少畜禽应激反应。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霉变。对幼龄、体弱、伤残、病情严重的畜禽及时淘汰。七、严格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对辖区内的河流、湖泊等水网区域以及道路沿线、养殖场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检查,发现病(淹)死畜禽,立即打捞,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死猪等病(淹)死畜禽及养殖污染物随意丢弃,污染水体,污染公共环境,防止出现发生“猪漂漂”等环境污染事件。八、果断处置突发疫情。各地应做好动物疫苗、消毒药品、防护服等应急物资储备,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健全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和突发疫情,迅速行动,果断处置,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消除隐患,坚决防止病原扩散。督促养殖企业制定停电、停水、洪涝等应急措施,对于存在洪水威胁的畜禽养殖场,提前转移畜禽。对受灾养殖场,指导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防疫、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加强舆情监测,加大雨季动物防疫知识宣传,正确引导舆论,防止不实炒作。
2、秋冬季猪场防疫要点
秋冬季天气变化多端,往往是猪疫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在猪疫病防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保暖工作,提高生猪机体的抵抗力。秋冬季节,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发各类疾病,因此要做好生猪防寒保暖工作,保持圈舍干燥、清洁、暖和,使生猪生长发育健康。要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卫生,防止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和脏水,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2、严格防疫工作,控制疫病发生。秋季是口蹄疫、猪瘟、流感等疫病的最佳预防季节,对保障冬春季节不发疫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健全疫病预防体系。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外来疫病的传入。坚持预防免疫注射制度。免疫注射是预防生猪疫病的关键措施。3、加强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减少病原体的污染。坚持每天对棚舍清扫一次,每周1-2次全面大消毒,饲养用具要每天进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消毒药可用1:200浓度的过氧乙酸、1:500的喷雾灵、1:200的百毒杀、3%的烧碱溶液等,1:1000的喷雾灵可饮水消毒,效果较好。4、要实行自行封锁,非饲养人员不准进场(舍);在特殊情况下,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场,严禁商贩随意进入圈舍。
3、夏季为什么猪易发病?夏季猪发病的主要源头是热应激
导读: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应激综合征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生长慢,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降低,还有免疫力下降,严重的直接造成死亡。在这其中夏季热应激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它使得猪抵抗力明显下降,发病的几率直线升高。为使规模养猪顺利过夏,惠农网小编整理了以下措施供规模养殖场参考。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应激综合征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生长慢,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降低,还有免疫力下降,严重的直接造成死亡。在这其中夏季热应激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它使得猪抵抗力明显下降,发病的几率直线升高。为使规模养猪顺利过夏,惠农网小编整理了以下措施供规模养殖场参考: 一、什么是猪热应激反应? 猪热应激是指猪处于高温环境中对热环境所有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猪生活的最适温度为:初生仔猪27℃~29℃;断奶仔猪21℃~24℃;生长肥猪15℃~25℃;哺乳母猪16℃ ~18℃。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时,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饲料利用率也相对较高,猪的抗病力也更强。超过最适温度范围时,因为猪的产热大于散热,所以猪需要通过呼吸蒸发和辐射散热,或会通过减少采食来减少体热产生来调节体温,这时热应激就会开始出现。 二、猪热应激的后果 热应激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摄食中枢兴奋性降低,从而致使采食量下降。并由于热应激使猪内分泌出现紊乱,导致机体的甲状腺素以及肾上腺素等物质代谢调节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引起了机体对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的降低,继而降低猪的营养状况和抗病力。 热应激产生后猪必须通过呼吸蒸发来散热,造成呼吸频率加快,过度消耗体内水分和二氧化碳,形成呼吸型碱中毒,使猪体血液生化指标发生变化,导致猪体内酸碱平衡被破坏,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减少血液中淋巴细胞数目,导致体内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抑制猪机体免疫机能,导致猪体抗病力下降,这一点往往是夏季附红体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猪热应激的应对措施 对于猪热应激常用的抗应激药物有哪些呢?主要包括糖类(如葡萄糖、活性多糖、几丁聚糖等)、维牛素类、氨基酸类(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牛磺酸、谷氨酰氨等)、电解质矿物元索类(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有机镁、硒、锌、铬)、_有机酸类(柠檬酸、苹果酸、腐植酸、甜菜碱等)、执牛素类、化学约物、中草药等。以上列举的应对猪热应激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发挥抗应激的作用机理也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起安定镇静以及降低应激敏感性作用(值得关注的是牛磺酸和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活动,具有安定、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因此能够降低机体对应激的反应性,起预防应激的作用); ②抗氧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调节由应激导致的 自由基代谢紊乱(是许多抗应激剂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其中值得关注的有牛磺酸、a-硫辛酸、虾青素等); ③调节机体各种物质代谢,调节由热应激导致的机体代谢异常。 以上内容即为猪热应激的防治技巧,希望养猪户养殖的生猪都能顺顺利利度过炎炎夏日。
4、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导读:猪伪狂犬病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病,一旦猪得了伪狂犬病该怎么办?和小编一起看看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伪狂犬病病毒由潜伏感染和*毒感染向易感猪感染。是母猪繁殖障碍,哺乳仔猪高死亡以及生长猪呼吸道疾病,是一种急性发热的传染病。如何判断猪得了伪狂犬病呢?一旦猪确认得了伪狂犬病该如何治疗?    一、仔猪发病的症状     (1)新生仔猪不吃奶而抢奶咬架;(2)用手抓仔猪,仔猪有疼痛感尖叫的;(3)不吃奶发烧昏睡的;(4)眼结膜充血,口吐白沫的;(5)有的前肢强直的,有的壁叉的,有的八字腿的,有匍匐前进的;(6)有尾根,耳尖,肌肉震颤的;(7)有呕吐或腹泻的而拉的是黄粘稀的;(8)有的不由自主地前冲,后退或转圈的。    二、保育猪发病的症状     体温升高至41度的,咳嗽,腹式呼吸,流脓鼻涕,打喷嚏,鼻有分泌物,耳尖发绀,腹泻,卧地不起,有神经症状的;这里主要强调温度,温度是41度左右,应用抗生素无明显效果,这也是伪狂犬病与其它咳嗽,气喘等区别之一,别的用抗生素有效。    三、怀孕母猪发病的症状     产前1天食欲下降,有的根本不吃,咳嗽,稍微有点呼吸困难,体温升高41度左右,第二天流产,早产和产死胎,弱胎;第三天恢复食欲。生下的仔猪无一生存,这类猪可能是*毒感染的,(1)找公猪带来的,(2)可能原来猪舍有*毒存在。像这类母猪不想淘汰的话,最低打2到3回伪狂犬苗,2到3头份。    四、治疗     控制继发感染,水十泰妙菌素十vc,注射双黄连十头孢噻肟钠,氧氟沙星,氟夲尼考,泰床菌素。然后强免,仔猪滴鼻0,5至1头份,中猪2至3头份,母猪3头份。建义打武汉科前HB一98株伪狂犬病活疫苗。
5、仔猪黄痢和白痢发生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预防?
导读:哺乳仔猪最常见的疾病有仔猪黄白痢,这种疾病的病原为大肠埃希氏菌,但是仔猪黄痢和白痢在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差别。仔猪白痢也被称为迟发型大肠杆菌病,其中10-20日龄仔猪高发,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死亡率低,但发病率高;仔猪黄痢也被称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一周龄以上仔猪较少发病,多发生于1-3日龄仔猪,死亡率高,发病率高。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仔猪黄痢和白痢发生病源是什么?该如何预防?哺乳仔猪最常见的疾病有仔猪黄白痢,这种疾病的病原为大肠埃希氏菌,但是仔猪黄痢和白痢在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差别。仔猪白痢也被称为迟发型大肠杆菌病,其中10-20日龄仔猪高发,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死亡率低,但发病率高;仔猪黄痢也被称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一周龄以上仔猪较少发病,多发生于1-3日龄仔猪,死亡率高,发病率高。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仔猪黄痢和白痢发生病源是什么?该如何预防?仔猪黄痢和白痢的发病原因是什么?1)环境因素刚出生仔猪,对外界环境因素敏感,身体各项技能均不完善,当环境湿度过高或者温度偏低都会导致仔猪发病。2)母猪带毒母猪体内都会携带有大肠杆菌,并且会随粪便排放到环境中,栏杆、圈舍、母猪的体表等处都会被大肠杆菌所污染,当仔猪接触过多的细菌体内细菌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会发病。3)营养缺乏母乳数量少、质量差、仔猪补饲较晚都会导致仔猪机体的蛋白质合不足,使得仔猪的抵抗力下降,而感染黄白痢。仔猪黄痢和白痢该如何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首先应该保证母猪正常的营养供给,从而保障母乳供应,使仔猪可以正常发育。其次仔猪出生后应即使吃上和吃足初乳,提高仔猪的被动免疫力,降低发病率。最后就是要做好环境卫生,母猪进产房之前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产前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乳房和后躯,母猪产后吃初乳时同样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乳房,同时及时清理母猪粪便,降低仔猪接触大肠杆菌的概率。2)疫苗免疫对于发病率比较高的猪场,可以采取在仔猪产前20天肌注免疫一次,或者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分别免疫一次,都可以对黄白痢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3)药物预防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饲料中添加苦参止痢颗粒+林克大观霉素,降低母猪体内大肠杆菌含量,减少其大肠杆菌排放量。仔猪:出生后1日龄仔猪肌注0.5毫升头孢噻呋或者长效*霉素,预防仔猪体内大肠杆菌的繁殖,防止发病。仔猪黄痢和白痢主要与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有关,仔猪消化器官不完全,免疫能力差,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疾病等导至拉痢,如果环境温度跟不I极易诱发低皿糖症,要注意保暧,初生仔猪适宜温度为34℃,断奶时为28℃。
6、仔猪初春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春季是疾病的高发时期,天气反复变化,气温忽高忽低,仔猪本身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细菌和病毒感染,导致仔猪腹泻多发,甚至还会造成死亡。那么仔猪初春腹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哪些防治措施? 1、发病机理春季腹泻是仔猪的常见病,也是造成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为下痢、消瘦、被毛粗乱、精神萎靡,常因脱水而死亡。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只有正确鉴别,才能够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仔猪在母体中通过胎盘获取营养,出生后需要通过吮吸初乳才能获得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通常比较弱,对外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不能产生有效的抵抗力,因而初生仔猪易发生腹泻。大肠杆菌可引起1~7日龄仔猪发生黄痢、10~30日龄仔猪发生白痢,C型魏氏梭菌可引起1~3日龄仔猪发生红痢,沙门氏杆菌可引起仔猪副伤寒,猪痢疾密螺旋体可引起50~90日龄仔猪发生泻痢。 2、仔猪自身条件   仔猪春季腹泻与仔猪本身的生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1)仔猪的体温调节机制发育还不完善,体内的能量储存很有限。   (2)在妊娠过程中由于胎盘屏障的阻碍,仔猪不能接收到母体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导致初生仔猪体内缺乏抗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非常差。   (3)仔猪的消化机能不完善,初生仔猪胃液中几乎没有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它们的胃底腺不发达,几乎不能分泌盐酸,而缺乏盐酸,胃蛋白酶原就不能被激活;第四,初生仔猪生长很快,代谢极其旺盛,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要求较高,而其中的一些物质泌乳母猪不能满足,必须及时补充。  3、饲养管理   (1)环境控制   养殖过程中,很多饲养人员没有尽心尽责,泌乳母猪料控制不当、未及时清扫粪便、温度调节不当、门窗调节不当等都是造成仔猪腹泻的原因。   (2)情绪化饲喂   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一些规模化养殖场,有些管理员在工作中没有遵循轻拿轻放的原则,捉拿仔猪时乱抓,甚至从很高的地方将其摔下,造成仔猪摔下后许久爬不起来走路。   (3)初乳   仔猪初生后,只能通过乳汁中的母源抗体获得免疫力。而母猪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随时间变化很快下降,产仔12h后,含量下降到最初的75%。随着乳汁分泌量的增加,乳汁中免疫球蛋白的量还会进一步减少。所以仔猪吮吸到初乳的时间越晚,其获得母源抗体的量就越少。仔猪初生3h后,肠道上皮的通透性下降50%,12h后,可以进入血液的大分子物质已经微乎其微。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综上所述,尽早让仔猪吃到初乳,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仔猪疾病的发生。   4、治疗措施   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隔离病猪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因素。   (1)恩诺沙星注射液,按0.1mL/kg肌肉注射,每日二次,连用3天~5天。对有脱水症状的猪用庆大霉素0.1mL/kg,氯化钠注射液50mL~100mL腹腔注射。   (2)及时补液防脱水,在注射用药的基础上,尽早补充口服补液盐(精致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0g、水10kg),无饮水欲望的小猪每次可灌服20mL~50mL,每日3~6次。   (3)尽早修复胃肠道黏膜,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可用米煮粥,用粥水饮服,即可以修复胃肠道黏膜,又能促进胃肠道绒毛再生,促进消化吸收。   (4)预防性用药时,可采用山楂、麦芽、神曲按1∶1∶0.6的比例粉碎拌料,每头仔猪每天10g~15g,可起到增加采食量、帮助消化、促进生长、防止腹泻的作用。治疗用药时,加白头翁、黄连、黄芩、大黄、车前子、炒米等,体质虚弱者加茯苓、白术等,每种药的用量为每头仔猪每天5g~10g,连用2天~4天。 以上就是仔猪初春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仔猪春季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养猪户们在日常养殖中要注意鉴别及防治,对症下药。
数据发布
推动数据共享共用,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便民便企专题服务
宁乡市“十四五”规划公开专栏
奋斗百年路
民生三湘
我有金点子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疫情防控
湘ICP备2022008869号-1